了解安史之乱的策划者安禄山及相关历史背景

share
他以讨伐贼相为借口发动叛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始作俑者。鼓噪之声震惊天地,安平多年的百姓面对浩劫变为流民,黄河中下游地区人迹罕见。本期视频来了解安史之乱的策划者安禄山。李世民及李治在位时屡次开疆拓土,让大唐疆域辽阔,还以兵力外亲保证京师政权稳固。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为镇守边地把重兵交予节度使,致唐朝外重内轻,节度使成中央威胁,其中安禄山祸患最大。安禄山703年出生,利特族,营州柳城人(今辽宁朝阳),因通晓六国语言成商人的牙郎。732年因偷窃牲畜被节度使张守珪逮捕,后以打击番族得免罪,还成张守珪义子并获朝廷官职。此后他用重礼贿赂官员,获玄宗信任。当时胡人无做宰相资格,李林甫为杜绝边疆入相,建议用胡人任边地节度使,安禄山因此担任三镇节度使。唐朝虽强盛,但玄宗后期贪享后宫,丧失进取精神,贵妃杨玉环得宠,其族兄杨国忠在李林甫死后成宰相,却只知搜刮民财,加剧腐败。安禄山任三镇节度使时得玄宗宠幸,精锐兵力达15万,遭杨国忠忌恨。他此时已有谋反之心,在范阳郡城北筑雄武城,表面防御,实则储藏兵器粮食。杨国忠多次向玄宗举报安禄山谋反,玄宗派出的侦察者被收买,未获真实情报,反而更信任安禄山。755年11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由,与史思明在范阳起兵,震惊远近,所经州县望风瓦解。玄宗起初不信,20天后才知情况属实。这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乱,唐朝外重内轻的兵力部署让京师兵力不足且士兵未经征战,战斗力弱。安禄山部下皆精兵。玄宗只能临时招募士卒,派高仙芝和封常清在洛阳抵抗,但其手下士兵未经训练,很快被叛军从洛阳打退至潼关坚守。安禄山占据洛阳后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眼见潼关防御有起色,宦官却禀报高仙芝和封常清隐瞒军情,玄宗轻信将他们问罪出战,后启用哥舒翰镇守潼关。潼关地势险要,安禄山多次进攻失败。他用诱敌之计,把老弱伤病士兵囤于潼关外引诱哥舒翰出城,自己藏精锐部队等待合围。哥舒翰看穿计谋坚守不出,几日后可胜。但唐玄宗收到叛军示弱且兵力不满4000的情报,下令哥舒翰出城杀敌,哥舒翰上书说明计谋,却被杨国忠说成谋己,玄宗不听,哥舒翰落入圈套。唐军在狭窄崖间小路遭滚石伏击,20万唐军溃散,死伤无数,只有哥舒翰及八千余人逃出,哥舒翰还被部下绑至安禄山营中,潼关失守,唐玄宗带杨贵妃、杨国忠等人西逃。途径马嵬坡时,六军将士兵变,杀了杨国忠等人,杨贵妃也被逼死,玄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亨。安禄山军事行动后年迈,眼睛视力模糊,性情暴躁,常鞭打众人,谋臣严庄也被打。他儿子安庆绪担心皇位被夺,与严庄合谋,找到曾被安禄山阉掉的李猪儿,让他侍奉时杀父,安禄山死,安庆绪夺位,但最终被安史之乱另一位发起者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成大燕皇帝。有人认为安史之乱因安禄山和杨贵妃关系引发,安禄山得玄宗宠幸后,认小自己十几岁的杨贵妃为母,每次入朝先拜杨贵妃,理由是胡人以母为尊。但后人觉得二人关系不简单。安史之乱对当时社会影响恶劣,大唐边境遭外族侵扰,朝廷大量征兵,导致人口和劳动力锐减,经济体系严重破坏,黄河中下游地区荒凉,大唐王朝由盛转衰。安禄山和唐玄宗是这场浩劫的重大罪人。
《安史之乱全解析:从根源到影响,深度剖析这场历史浩劫》

安史之乱,一场改变唐朝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影响深远至今。要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我们需从多个角度剖析。

安禄山,这场叛乱的关键人物。他出身复杂,凭借自身能力与权谋一步步崛起。其成长轨迹充满波折,从偷窃牲畜的小人物到手握重兵的节度使,每一步都暗藏玄机。他善于利用各方矛盾,贿赂官员获取信任,最终成为三镇节度使,实力膨胀。

唐朝当时的局势也为叛乱埋下伏笔。前期的繁荣掩盖不了后期的隐患,玄宗后期的昏庸,杨国忠的专权腐败,使得朝廷内部矛盾激化。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让节度使权力过大,成为中央政权的心腹大患。

叛乱爆发时,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迅速起兵,所到之处望风披靡。唐朝军队仓促应对,在兵力和战斗力上都处于劣势。潼关之战成为关键转折点,双方智谋与决策的较量在此展开。安禄山的诱敌之计,唐玄宗的轻信误判,导致唐军大败,潼关失守,局势急转直下。

这场叛乱对社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百姓流离失所,经济崩溃,曾经繁荣的大唐王朝从此走向衰落。我们从这段历史中能吸取诸多教训,政治清明、军事平衡、官员廉洁等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通过深入了解安史之乱,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安史之乱,安禄山,唐朝,叛乱,玄宗,杨国忠,潼关,哥舒翰,安庆绪,史思明
[Q]:安史之乱是如何爆发的?
[A]: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联合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叛乱。
[Q]:安禄山是怎样崛起的?
[A]:他因通晓六国语言成为牙郎,后因偷窃牲畜被捕,又因表现获张守珪赏识成为义子并得官职,还通过贿赂官员获玄宗信任,最终担任三镇节度使。
[Q]:唐朝为何会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A]:唐玄宗为镇守边地,把重兵交予节度使管理。
[Q]:潼关之战中唐军为何失败?
[A]:安禄山用诱敌之计,唐玄宗轻信叛军示弱情报,不听哥舒翰建议,致使唐军落入圈套。
[Q]:安史之乱对唐朝产生了什么影响?
[A]:大唐边境屡遭侵扰,朝廷大量征兵,人口和劳动力锐减,经济体系严重破坏,王朝由盛转衰。
[Q]:杨国忠在安史之乱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A]:他在李林甫死后成为宰相,搜刮民财加剧腐败,忌恨安禄山,其行为加速了叛乱的爆发。
[Q]:安禄山是如何死的?
[A]:他儿子安庆绪与谋臣严庄合谋,让曾被安禄山阉掉的李猪儿在侍奉时将其杀死。
[Q]:哥舒翰在安史之乱中有什么经历?
[A]:他被启用镇守潼关,看穿安禄山诱敌之计坚守不出,但因唐玄宗决策失误被迫出战,最终兵败被绑至安禄山营中。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