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朝是否存在及相关考古证据的探讨

share
夏朝不存在,夏朝没文字,夏朝是传说。这个我每次直播的时间都会有人问。今天我再讲一遍啊,我们先看商朝。我们知道啊,商朝的文字是甲骨文,目前出土了十四万片,一百多万字。我们现在的汉字六书,它都具备象形、假借、指示、会意、形声、转注。也就是说甲骨文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那一种文字的形成,它不可能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对吧?它一定有一个非常漫长的演化过程。也就是客观来说,商朝之前它不可能没有文字,只不过由于载体或者其他原因,我们现在没有发现而已。但是你告诉我,谁规定的非得发现文字才算文明?谁规定的文明三要素那玩意我们承认吗?难道说就非得考出文字吗?那以后考古学就改名吧,叫考文学,然后就一堆人夸夸,就天天在那研究文字就行了。你挖出了一堆文物不看,就天天盯着那文字找。有些人国内国外都有啊,出于一些非常恶心人的目的,他们就非要否认这个夏朝的存在,否认夏朝的断代工程跟探源工程。你要知道啊,这一个可是社科院组织的,另一个是**********发起的,你在这闹呢,说这玩意不科学。我举个例子,你比如说怎么定年代,你拿甲骨文为例吧,古人每次出征之前呢,他都会占卜,他会把天象记录在这个卜辞上边,甲骨文上面就记载了很多卜辞。我们现在的天文学家,根据甲骨文上面天象的记载,他就能倒推出事件发生的时间。你比如说哈雷彗星,它七十六年出现一次它就能倒推出上一次出现在哪一年。我们国家出土的西周时期重要的这个文物利簋,上面就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武王伐纣在岁星当空,也就是木星当空的甲子日的早晨,占领了商朝的都城朝歌。天文学家呢,就根据木星天体运行的这个周期规律,就能倒推出武王伐纣是发生在公元前一零四六年。就全世界难找吧啊,这么严谨的有吗?就西方那种各种文明,竟然还说我们这个不严谨。那有人说,你在这说了半天,这不都是商朝吗?你也没说夏朝啊。来我们看直接证据啊。我们可以看二里头遗址,光出土的青铜器多达六十余件,其中包括工具、兵器、礼器、乐器、装饰品。我们看这个熟悉吧,历史课本上都见过。二里头还有大型的青铜冶炼遗址、宫殿遗址,高规格墓葬群,里边出土了多件陶器、漆器,还有这个玉器。这些证据都证明二里头遗址是一个夏代中晚期的都城遗址。其实夏朝的都城有很多,我们会发现,就是很多地方啊,它都说自己是夏都。前段我们许昌禹州的那个瓦店遗址,也是夏朝都邑性遗址,你会发现这个一会在洛阳,一会在许昌啊,一会又跑到这个山西的运城啊,一会又跑回河南,它有十几个。那是因为商朝中前期到夏朝,我们处于一个非常原始的农耕社会,刀耕火种嘛,种过地的人大家都知道啊,这个你在一个地方长时间种地,在没有化肥的情况下,时间一长啊,它这个地就没地利了。所以说夏商的先人,它需要不断的迁移,去寻找肥沃的土地,再加上水患、战争等各种原因,在频繁迁移,也就是迁到安阳之前呢,夏商的都城都是在频繁的迁移。其实这个并不奇怪,不知道在座的就是朋友圈有没有搞这个考古的,就是考古界的,有认识的你可以问问他们,考古界内部就是现在二里头遗址,它百分之九十开始确定它就是夏朝中晚期的一个都城。你说他们为什么没有官宣,就开个发布会,就像当年这个海昏侯墓啊,文帝的霸陵,跟曹操的这个高陵一样,咱开个发布会确定一下这个就是夏朝。这就是前面说的,我们国家的考古是非常严谨的,甚至可以说就是全世界最严谨的。比如说我们国家出的青铜器这个遗址考古报告,它会说的非常详细,自然地理环境,发掘经过与方法,文化堆积与分析,遗迹遗物等等。它不像国外,你动不动在海里啊捞出几件,要么就是在哪个山洞里刨出几件,它要么是没考古过,要么就是有,但是不太详尽。我举个例子啊,就是海昏侯墓,在刘贺的那个私人印章发现之前,其实考古队内部已经百分之九十九确定了这就是海昏侯刘贺的墓。因为根据他们多年的经验,知识储备跟专业程度,他们到一个地方打眼一看,他们就会有一个基本的判定,到一个地方一看,这个地点出土的文物,墓葬的这个形制规模啊,它就能判断的出来,但是它得把这个证据链给补齐,直到那枚刘贺的私人印章的出土,实锤了,这就是海昏侯刘贺的墓,所以说才召开了发布会啊,同样的汉文帝的霸陵,十几年前考古界内部就知道它这个就是汉文帝的霸陵,那为什么只拖到去年才发布?因为它得把这个证据链给补齐了。我之前说过好几次啊,拿这个少年包青天来举例嘛,好几集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包青天其实他早就知道这个杀人凶手是谁,对吧,但他就是不说,哎,他得把这个证据链给补齐了,实锤让你毫无反驳的余地他才出来说,就是这个道理。其实我们现在夏朝也是这样啊,考古界内部已经百分之九十确定了,如果这个搁在国外,那早就宣布了,只不过我们国家比较严谨,但是这个石锤啊,是早晚的事啊。而且我告诉大家,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我一搞考古朋友他告诉我的,随着这个碳十四工程的开展,我们的这个文明还要往前推至少一到两千年啊,大概在六七千年左右吧。
《探索夏朝:从考古证据到文明脉络的深度剖析》攻略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其存在与否一直备受关注。在探索夏朝的征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商朝这一关键节点。商朝的甲骨文是成熟文字,这表明文字形成有漫长过程,商朝之前也应有文字,只是未被发现。

对于夏朝是否存在,直接证据至关重要。二里头遗址出土众多青铜器及其他文物,有力证明其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此外,还有多个地方称自己是夏都,这与当时原始农耕社会人们因土地、水患、战争等因素频繁迁移都城有关。

我国考古极为严谨,如青铜器遗址考古报告详细全面。以海昏侯墓、汉文帝霸陵为例,考古队需补齐证据链才官宣。目前考古界虽已百分之九十确定二里头遗址是夏朝中晚期都城,但因严谨态度尚未官宣。随着碳十四工程开展,文明史或往前推一到两千年。

在探索夏朝的过程中,我们要综合多方面证据,尊重考古严谨性,期待更多发现揭开夏朝神秘面纱,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脉络。
夏朝、商朝、文字、考古、文明、证据、都城、碳十四工程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