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子并非文弱书生,武德充沛,老三国堪称纪录片

share
你真以为古代君子是文弱书生?其实他们武德充沛!为啥说老三国是纪录片?因为它用七万件道具认真复原了大汉王朝,包括百官上朝时无论文武人人佩剑的细节刻画。可别觉得这只是做做样子,咱们老祖宗向来武德充沛。你以为孔子是干巴瘦的小老头?其实人家身高一米九,是个练家子,徒手举城门都不在话下,拉弓射箭更是不在话下,还喜欢驾着战车逛列国,带着三千弟子以德服人。据说他的佩剑就叫德。从春秋开始,要成为君子起码得接受礼、乐、射、御、书、术这六门必修课,也就是君子六艺。其中射箭和驾驶战车可是专门用来打仗的。历朝历代弓箭都是管制器具,禁止民间收藏,那学这些不上战场基本用不着的东西图啥?总不能为了陶冶情操吧?而且弓箭没把子力气可拉不开,接受过相关训练的人扔砖头都能放倒一片普通人,还能熟练驾驶战车,两车对冲面不改色,这可不是文弱书生能干的事。至于剩下的礼乐书术,本意是在武能定天下后,跟进文能治乾坤。想想也合理,自己开荒还义务教人种地,种地就是最大的王道教化。从地图上看,老祖宗征战把领土扩到极限,剩下不适合种地的地方,所以后来人最大功绩就成了一统天下,也就是拿回祖传土地。看似很久没开疆拓土新闻,感觉喜欢不争不抢,实际也确实如此,因为知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古代君子养成攻略:从六艺到武德,全方位提升自我
在古代,成为一名君子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术,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礼,是人际交往的准则,教会我们如何在各种场合举止得体。乐,则能陶冶情操,让内心更加平和。射与御,这两项可是带有实战性质的技能。射箭不仅考验力量,更需要精准度;驾驶战车则要求具备良好的协调性和应变能力。书,即书法,能展现一个人的修养;术,包含各种知识和技艺,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以孔子为例,他身高一米九,是个练家子,拉弓射箭、驾着战车逛列国不在话下。这说明君子不仅要有内在的品德修养,还得具备一定的武艺。

从历史发展来看,历朝历代的征战让领土不断扩张。老祖宗们深知种地的重要性,这也是最大的王道教化。我们虽看似不争不抢,但这是一种智慧。不争并非软弱,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处世哲学。

对于现代人来说,借鉴古代君子的修养方式,能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从容。学习礼,提升社交魅力;钻研乐,丰富精神世界;练习射与御,增强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修习书与术,拓宽知识面和技能领域。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全方位提升自我,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现代君子。
古代君子,武德充沛,老三国,纪录片,君子六艺,孔子,征战,领土,种地,不争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