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与美国制度对比及周朝延续近八百年原因

share
翻看中国历史,大多是短暂王朝,唯独周朝一枝独秀,存在近八百年。为什么呢?翻看漂亮国历史,你会发现,他们有些地方还真挺像的。比如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拥有较大的自治权。这就有点类似米国的联邦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存在分权,州政府在其管理范围内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甚至可以制定自己的法律和政策。周朝时期,周天子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是实际权力分布在各诸侯的手中。而米国总统虽然也是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但是州长在州内也有很大的权力。周朝制定的周礼规范社会秩序,米国创立的宪法确定三权分立。说完那四点,我们再说说周朝能延续近八百年的核心原因。周朝中后期,有的诸侯国明明混得比周天子好,为什么不早点推翻周天子的统治?郑庄公的儿子就问过郑庄公这个问题,结果郑庄公反手一记耳光,骂道怎可对周天子不敬?当然,郑庄公就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那一卦,带头欺负周天子的就是他,但为什么他不造反呢?孔子不是说了吗,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翻译过来就是周如此的富饶,文明发达,我为什么不维护周制呢?诸侯们有个共识,就是周天子可以欺负,但是不能覆灭。为什么?因为周天子之上还有周礼。周本质上是联邦共和国,西周灭商之后,采取了基于宗法制的分封制,全国领土被分封制联系在一起。春秋五霸时期,每一个霸主的出现都需要中央形式上的认可。齐桓公是获得了方伯称号后才真正称霸。在春秋乃至战国前期,各大诸侯实力相近,以尊崇中央的名义都不敢轻举妄动。西周初年,周公制定了一整套的西周的礼乐制度,从天子到庶人都必须遵从。礼乐制度是周朝统治的文化基础,在平民以上的阶层都形成了一种文化共识。此外,周朝时期生产力落后,最高生产力基本都集中在周朝中央,中央掌握了最精美的青铜器制造工艺,各个诸侯国朝贡或者做出重大贡献的时候,赏赐精美的青铜器是当时最重要的。然而后来随着周天子权威的每况愈下,青铜作为礼器的尊贵地位被动摇了,诸侯大行其道,时局动荡。西周初年,周公为了防备东方的殷商顽民反抗,营建了东都洛邑,为日后的迁都奠定了基础。犬戎攻破镐京后,周平王迁都洛邑继续统治。后来,周天子虽不强大,但仍然是宗法分封制的核心,虚置的君权无人敢篡夺,诸侯相互牵制。春秋时代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就很有市场,而楚国的问鼎轻重则会招致群起而攻之。总的来说,周王朝之所以会存在长达近八百年之久,是因为分封制形成诸侯相互牵制的局面和礼乐制度下对周王朝的认同感。正是因为这些制度和文化共识,周王朝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绵延如此之久。宝儿说历史,下期见。
《探索周朝长治久安之道:分封制、礼乐制与文化认同》

在历史的长河中,周朝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独树一帜地延续了近八百年,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

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如同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权力网络。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封国内拥有较大自治权,类似美国的联邦制。这种分权模式下,诸侯相互牵制,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而礼乐制度更是周朝统治的灵魂所在。它规范了社会秩序,从天子到庶人都必须遵从,在平民以上阶层形成文化共识。诸侯们虽有实力,但周天子作为宗法分封制的核心,其地位难以轻易撼动。

就像郑庄公,虽带头欺负周天子,却不敢造反。因为诸侯们有个共识:周天子可欺,但不可覆灭。这其中,周礼的约束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周朝时期生产力落后,中央掌握着最精美的青铜器制造工艺。青铜器不仅是珍贵的器物,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诸侯朝贡或有重大贡献时,赏赐青铜器成为重要方式。随着周天子权威下降,青铜作为礼器的尊贵地位动摇,时局也随之动荡。

总之,分封制、礼乐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认同感,共同铸就了周王朝近八百年的辉煌历史,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周朝,分封制,联邦制,礼乐制度,延续八百年,诸侯,周天子,周礼,青铜器,郑庄公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