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汉朝就有全国性福利制度,远超很多人的认知
今天咱来讲讲,两千多年前咱中国汉朝实行的那种全国性福利制度。现在网上有那么一群人,一提到咱们国家的历史制度,除了一顿喷,还是喷。他们就利用老百姓的情绪,在那各种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在他们嘴里呀,咱们那些伟大的帝王都成历史罪人了。你要是看完他们的视频,估计就只想学陈胜、吴广、李自成那样造反了,会觉得咱们国家好像压根就不该存在似的。可一提到西方呢,嘿,态度立马就变了,标准那是对自己严格,对西方宽容得很。
其实我觉得《国史大纲》开头那几句话说得特别在理,任何一个自认为有点知识水平的国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都应该怀着一种温情和敬意。为啥呢?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对本国历史抱有偏激和虚无主义的态度。咱中国古代其实有好多制度和政策都挺先进的,今天咱就说一个能打破很多人认知的——汉朝的普惠性社会福利制度,这可是面向全国老百姓的。一提到普惠性福利,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西方,像北欧那些国家。你去问 AI,它回答的也是说这是二战以后近代社会才有的。更别说咱们中国古代了,就算提到,最多也就说说咱们古代那些针对个别群体的社会福利,像老人、孩子、残疾人这些。
但是呢,如果大家翻开《汉书》或者《后汉书》,仔细瞧瞧,在有些帝王本纪里,某年某月会出现这么一句话:“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有人统计过,这种记载还不少呢。这还只是其中一项稀罕的福利。啥意思呢?就是给全国所有男性都升一级爵位,每百户女子赐一头牛、若干坛酒。有时候有人就问了,这一头牛这么多户人家咋分啊?自己商量着办呗。这可不就是全国性福利嘛!
那汉朝啥时候会发福利呢?
一、碰上喜庆事儿的时候。比如说,汉惠帝继位,就赐全国百姓爵位一级。皇帝继位改年号,或者平定七国之乱、匈奴来投降、去泰山封禅这些大喜事。像汉武帝元丰元年去泰山封禅,就赐天下百姓爵位一级,每百户女子赐牛一头、酒若干,还有像治理黄河成功、选拔贤良文学之士等情况,都会发福利。
二、出现祥瑞的时候。这在古代人眼里,祥瑞可是好兆头,碰到这情况皇帝也会给大家发福利。
三、出现水灾、旱灾这些自然灾害的时候。这时候皇帝发福利,也是安抚民心的一种方式。
往往在这些情况下,皇帝就会给全国百姓发一些普遍性福利。咱都知道,汉朝有二十级爵位,普通老百姓最高能拿到前八级,再往上就得是当官的了。看到这儿,估计有人要问了,你这全国性赐爵有啥用啊?感觉天下人都有爵位了。这用处可大了去了,它可不只是精神上给人满足感,还能让人实实在在得到好处。爵位越高,能占有的土地就越多。汉朝对土地的占有量是有明确规定的,像关内侯能占有九十五顷土地,大庶长能占有九十顷,然后依次递减。爵位高就好比玩游戏的时候血条长,抗打击能力强,这道理大家都懂吧。
其次,这一点可重要了,爵位能用来免罪。大家看看秦律就知道,爵位在两级以上的人,如果犯了刑罪,就降低他的爵位;爵位在一级以下的人,犯了刑罪那就直接治罪。说白了,你要是有爵位,犯了事首先就是降低你的爵位。而汉朝继承了秦朝这套制度。
还有啊,爵位还能买卖。比如说汉惠帝六年十月就规定:“令民得卖爵”,就是说在灾年,老百姓受灾了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可以把自己的爵位卖掉,国家是允许这么做的。
这是说的男性的福利。那女性呢,就赐给一些牛和酒,是每百户赐一头牛,十担酒。我查过一些资料,对于“百户”现在有不同说法,有人说是按户算,就是女户,也就是家里老公、儿子都没了,她成了女户主这种;也有人说是按人头算。但我觉得这差别不算大,女户本来数量就不多,不管按人头算还是按女户算,其实影响不大。而且得说明一点,这个福利可不只是针对成年人,而是全国老百姓,不管男女,连未成年人都有份。
咱们看看里耶秦简出土的内容:“南阳户人不更
其实我觉得《国史大纲》开头那几句话说得特别在理,任何一个自认为有点知识水平的国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都应该怀着一种温情和敬意。为啥呢?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对本国历史抱有偏激和虚无主义的态度。咱中国古代其实有好多制度和政策都挺先进的,今天咱就说一个能打破很多人认知的——汉朝的普惠性社会福利制度,这可是面向全国老百姓的。一提到普惠性福利,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西方,像北欧那些国家。你去问 AI,它回答的也是说这是二战以后近代社会才有的。更别说咱们中国古代了,就算提到,最多也就说说咱们古代那些针对个别群体的社会福利,像老人、孩子、残疾人这些。
但是呢,如果大家翻开《汉书》或者《后汉书》,仔细瞧瞧,在有些帝王本纪里,某年某月会出现这么一句话:“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有人统计过,这种记载还不少呢。这还只是其中一项稀罕的福利。啥意思呢?就是给全国所有男性都升一级爵位,每百户女子赐一头牛、若干坛酒。有时候有人就问了,这一头牛这么多户人家咋分啊?自己商量着办呗。这可不就是全国性福利嘛!
那汉朝啥时候会发福利呢?
一、碰上喜庆事儿的时候。比如说,汉惠帝继位,就赐全国百姓爵位一级。皇帝继位改年号,或者平定七国之乱、匈奴来投降、去泰山封禅这些大喜事。像汉武帝元丰元年去泰山封禅,就赐天下百姓爵位一级,每百户女子赐牛一头、酒若干,还有像治理黄河成功、选拔贤良文学之士等情况,都会发福利。
二、出现祥瑞的时候。这在古代人眼里,祥瑞可是好兆头,碰到这情况皇帝也会给大家发福利。
三、出现水灾、旱灾这些自然灾害的时候。这时候皇帝发福利,也是安抚民心的一种方式。
往往在这些情况下,皇帝就会给全国百姓发一些普遍性福利。咱都知道,汉朝有二十级爵位,普通老百姓最高能拿到前八级,再往上就得是当官的了。看到这儿,估计有人要问了,你这全国性赐爵有啥用啊?感觉天下人都有爵位了。这用处可大了去了,它可不只是精神上给人满足感,还能让人实实在在得到好处。爵位越高,能占有的土地就越多。汉朝对土地的占有量是有明确规定的,像关内侯能占有九十五顷土地,大庶长能占有九十顷,然后依次递减。爵位高就好比玩游戏的时候血条长,抗打击能力强,这道理大家都懂吧。
其次,这一点可重要了,爵位能用来免罪。大家看看秦律就知道,爵位在两级以上的人,如果犯了刑罪,就降低他的爵位;爵位在一级以下的人,犯了刑罪那就直接治罪。说白了,你要是有爵位,犯了事首先就是降低你的爵位。而汉朝继承了秦朝这套制度。
还有啊,爵位还能买卖。比如说汉惠帝六年十月就规定:“令民得卖爵”,就是说在灾年,老百姓受灾了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可以把自己的爵位卖掉,国家是允许这么做的。
这是说的男性的福利。那女性呢,就赐给一些牛和酒,是每百户赐一头牛,十担酒。我查过一些资料,对于“百户”现在有不同说法,有人说是按户算,就是女户,也就是家里老公、儿子都没了,她成了女户主这种;也有人说是按人头算。但我觉得这差别不算大,女户本来数量就不多,不管按人头算还是按女户算,其实影响不大。而且得说明一点,这个福利可不只是针对成年人,而是全国老百姓,不管男女,连未成年人都有份。
咱们看看里耶秦简出土的内容:“南阳户人不更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