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坏到冒烟的馊主意:秦桧“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国策有多阴损

share
历史上有个坏到冒烟的馊主意。想出这主意的人,大家都特别熟悉,就是秦桧。今天咱就来唠唠秦桧出过的一个主意,其实啊,对南宋来说,这都不能简单叫主意了,简直就是个“国策”,叫“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这主意坏得简直没边儿了。

咱先稍微提一提秦桧这人。就目前史料记载,关于他为啥能回到南宋,说法那是各种各样。有人说他是金人的奸细,不过他自己坚称是逃回来的。咱先不管这个,反正这不是重点。关键是他能回来,赵构还挺看重他,为啥呢?因为当时赵构已经琢磨着要跟金人议和了,而秦桧正好能和金人搭上话。《宋史》当时就提到,秦桧能被放回来,是因为他在金国的时候就主张议和。

大家可别以为就南宋想议和,在金国啊,同样也有主和派。为啥呢?因为那时候金国也看出来了,想一口把南宋给灭掉,基本不太可能。而且金国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费劲得很,他们不太会管理中原这边的事儿。咱都知道,当时金国在中原地区扶植了一些伪政权,像伪齐的刘豫,对吧?

所以秦桧一回来就大言不惭地说:“我有两条计策,能震动天下。”当时有人就好奇啊,问他到底啥主意,你倒是说啊。秦桧却故意卖关子:“我又不是宰相,说了也没法执行。”这不明摆着是在要官嘛。结果呢,过了一个月,秦桧就被任命为参知政事。

再来说说他那个所谓的主意,“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为啥说这主意坏到骨子里了呢?咱仔细分析分析,他这主意可不像表面上划分个占领区,说北边我不要了这么简单。他的意思是,在当时南宋统治的地盘里,不管是谁,哪怕是官员,都得回自己老家去。乍一听,是不是感觉挺公平,“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嘛。

但咱好好想想,当时可都是北边的人往南边跑,你啥时候见过南边的人往北边跑啊?按他这么搞,就相当于把当时已经大批南迁的人又给送回中原北方地区了。要知道,在那个农业社会,啥最重要?当然是人口啦。这么一来,不就等于是变着法儿给金国送人口嘛。

而且啊,这“国策”要是真实施了,当时在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那些还在拼死抵抗金人的军民,心里得多难受啊。他们肯定会想:“大宋不要我们了,我们还在这儿浴血奋战抗击金人呢,你们倒好,直接把我们给卖了。”这对他们抵抗的意志打击得可太大了。

最重要的是啥呢?大家琢磨琢磨,南宋军队里那些将领和士兵,他们都是哪儿的人啊?不大多都是从北方过来的嘛。别的不说,就说岳飞,人家是安阳汤阴人。要是按秦桧这主意来,别说人了,估计军队都得散架。咱再想想,赵构是哪儿的人啊,他都得被遣送回开封。

所以啊,这主意一出来,不光南宋上上下下都反对,就连赵构也不乐意。赵构这人吧,咱不管说他胆小怕事也好,脸皮厚也罢,但他可不傻。赵构可是个对权力极度迷恋的人,投降可以,但你可不能损害我的权力。按秦桧这么搞,那他身边还能剩下几个人啊?所以赵构当时就说了:“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是北人,那我该去哪儿?”意思很明白,我就是北人,你让我往哪儿去?

现在回头看,秦桧这个主意很可能是他在金国的时候就跟金人商量好的,不太可能是他临时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这主意完全是站在金人的利益角度制定的,对宋朝来说,简直就是坏透了。赵构是河南人,听完这主意,要是用现在河南话讲,估计就仨字:去求吧。

秦桧这人,我觉得在历史上那是最难翻案的一个人。就拿《宋史》来说,这可是元朝人编的,里面列了二十二个奸臣,秦桧就在其中。就连元朝人都觉得秦桧是个大奸臣。现在看,秦桧就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毫无底线。给金人磕头、赔款、割地,他都觉得无所谓,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官位就行。他心里
share
评论 (0)